“健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活动社会化、产业化、消费化的产物。
以体育健身项目为中介,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为参与者提供一系列满足健身需求的服务,其主体为健身房、健身俱乐部以及近些年出现的健身App,上游为健身场馆与健身器材,下游则直接面对消费者。”健身产业分析师陈涛说,从发展历程来看,健身理念虽然早在1980年至1990年就从欧美引入我国,但当时只被极少数人群所接纳,而且形式相对简单,健身房概念尚未出现,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只是以器械训练和健美操为主要内容的跳操房,数量少且面积小。“那时最流行的就是一种名为简方达的健美操,它几乎成为当时的时尚代名词。”陈涛说,不过,由于我国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举国上下,包括政府层面的关注点都在如何发展经济上,健身被视为少数人才有精力和财力去参与的事情,并未在我国引发更多关注。
这种情况在20世纪9l1年代发生了变化。这个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开始在大多数人群中萌芽,人们在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也逐渐出现 “锻炼”’“跳操”“健康”“养生”等词汇,尤其是马华的“健美5分钟”让健身操迅速在我国流行开来,许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有氧健身运动逐渐为更多人所了解并接受。此时,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大众体育对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综合国力的积极作用,开始陆续出台利好政策,鼓励人们参与体育健身运动: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一系列法规和规章的相继出台就是为了引导国民通过体育运动和各项健身活动提高自身体质和健康水平。
“不过,当时政策引导的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全民健身的意识还很薄弱。”陈涛说,之后,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国家体育总局采取了包括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 “全民健身计划”迅速展开,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体育活动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的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国民的健身意识逐渐被发掘出来,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参与运动健身的人群数量开始小幅增长,达到了37366万人。‘全民健身’概念在我国有了一定群众基础。”健身俱乐部数量
随着民众主动健身意识的逐步增强,政府趁热打铁,国务院于2013年9月和2014年10月分别颁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体育健身消费,以及要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同时强调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到2020年,80 %以上的市(地)、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采取措施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大力支持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鼓励发展适合其成长特点的体育健身服务。
“两次《意见》的出台无异于给我国正在升温的健身意识加了一把柴,国家统计局2014年针对20-69岁人群的调研发现,我国有51%的人群进行健身运动,}}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增加到3.83亿人。”陈涛介绍说,有了相当数量的人群基础后,2016年6月,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发展 “十三五”规划》,((规划》的出台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倡导进一步营造崇尚运动、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随后,国务院和体育总局又在当年6月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到2025年时,实现该产业规模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合7225亿美元)。
可见,国家已将体育健身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大目标。